重庆会计网-重庆会计之家-重庆财政会计网站

重庆会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资讯 >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13)

时间:2017-02-08 14:52来源: 重庆会计之家/重庆会计网 作者:admin
推进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模式,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和应用技


推进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模式,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协同育人体系,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入园入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高校科研国际化水平。
专栏17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
1.“2011计划”:继续布点培育建设一批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到2020年全市总量达50个,累计择优支持20个左右市属本科高校牵头建设的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2.科研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高校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共120个,高校部市级工程研究中心40个;建成市级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40个,支持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项目60项;建设市属高校市级创新团队80个。
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20个,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支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建设高校众创空间100个、示范性众创空间55个、新型高校智库30个左右。
4.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0个;布点市级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研发中心10个;遴选1000名技术技能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担任高校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设600门创新创业课程,开展60项市级创新创业竞赛。
5.“双一流”建设计划:到2020年,2至3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行业一流大学行列;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流学科,1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0%。
二、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
按照“市场导向、分类改革、分配激励、重点突破”原则,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激发科研人员活力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运行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激励制度改革,搭建一批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技术支撑作用的新型科技研发平台,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科技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企业,构建定位明晰、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科研院所发展体系,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对从事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院所,可组建为由理事会领导的研究院或董事会领导的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引导其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承担国家和市级科研任务,并建立财政经费稳定支持、竞争获取政府项目经费投入、市场横向项目收入等多元化保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整体或局部剥离转制为企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建设。鼓励未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激励政策。赋予科研院所在科研业务、人事管理、职称评聘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制定应用型科研院所职称评聘分离办法。
支持科研院所根据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鼓励科研院所采取联合组建创新学院、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实行会员制等方式,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夯实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支持中央在渝科研院所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重点产业技术需求,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就地转化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支持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发展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生物药物、新材料等优势学科,建设石墨烯、生物医药、大数据、智能汽车等特色科技研发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工程化研发、中间试验示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心,引进培育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在石墨烯、增材制造、水库水环境等领域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研究力量,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态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三、支持开展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
瞄准世界科学前沿方向,聚焦我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沿关键问题、优势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大战略高技术攻关,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创资源。
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巩固纳米时栅、生物医药等基础学科优势,积极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推进脑科学、仿生感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成果,同时鼓励在生物识别、人机对接、认知计算、深度学习、数字化工作平台、数字标牌、网页实时通信、内存内计算、隐私增强技术、软件定义、集群计算等方面进行自由探索,关注跟踪生物计算机、分布式社交网络、商业洞察平台、基于纤维丛的计算、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抢占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思想、新发现、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积极探索“非共识”项目的资助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变革性和颠覆性创新。
探索国家与地方政府、市级部门与资助单位共同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在商定的科学与技术领域内共同出资支持开展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和知识创新团队,显著提升我市基础研究总体水平与竞争力。鼓励设立科学基金,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应用基础研究。
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通道,完善全创新链衔接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鼓励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在重要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向产品研发转化的速度。
强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活动的分类考核。对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
专栏18  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方向
(责任编辑: 重庆会计网cqkjw.org )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重庆会计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