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会计网-重庆会计之家-重庆财政会计网站

重庆会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资讯 >

重庆市财政局转移支付改革33问(2)

时间:2016-12-12 12:05来源: 重庆会计之家/重庆会计网 作者:admin
7、为什么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和专项转移支付切块下达比例? 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区县信息优势。我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为一体的新兴直辖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功能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7、为什么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和专项转移支付切块下达比例?
  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区县信息优势。我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为一体的新兴直辖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功能发展定位各不相同,资源禀赋、要素配置复杂多样,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需充分调动区县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的能动性。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和专项转移支付切块下达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区县政府了解居民公共服务实际需求的优势,有利于区县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效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是为了落实中央转移支付改革要求。中央要求,要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对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项目,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块下达。目前,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距中央要求还有差距,为此,须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和专项转移支付切块下达比例。回到目录

 8、为什么要压缩市定专项?
  截至2015年,市对区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225项,其中,中央级专项90项,市级专项135项,中央、市级项目大致为四六开,而资金规模则大致为六四开。市级专项一定程度上存在“小、散、乱”现象,产生了审批复杂、多头申报、套取补助、整合困难等诸多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必须予以清理整合。回到目录

 9、为什么要提高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
  提高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市级转移支付对区县支出的支撑度较高,2015年,转移支付占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0%左右,对贫困区县的支撑度达到了60%以上,因此,市级转移支付是区县收入预算编制的重要来源,提高提前下达比例,即提高了区县预算的年初到位率。二是落实中央改革要求。《预算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预计数占当年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的比重一般不低于70%。《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明确,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比例要达到90%。按照上述要求,结合市对区县转移支付结构和分配办法,改革后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要达到80%左右。三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提前下达时序,加大提前下达比例,可以将转移支付资金尽早落实到部门和项目,便于区县政府做好项目储备,待预算审议批准后,加快资金拨付,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资金沉淀和闲置浪费。回到目录

 10、如何在改革的同时保障区县财政平稳运行?
  转移支付改革不仅是增量改革,也是存量改革,为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同时要保障区县财政平稳运行。一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是由区县政府根据自身实际统筹安排的资金,其构成了区县可用财力的一部分。为了保障区县正常履职,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将在保障区县补助基数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另一方面,专项转移支付是履行市级委托事权、市与区县共同事权给予的补助,其一般对应到具体项目,随着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逐渐明晰,部分专项转移支付将予以清理整合,改革后的转移支付将通过优化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等稳定区县财政运行。回到目录

 11、稳定政策补助基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市对区县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分为按政策补助和按公式测算两类。其中:按政策补助,主要指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等,按政策标准、补助人数、区域财力测算的补助资金。这些项目原来的分配模式,是每年年初提前下达一部分,执行中根据补助人数变化追加一部分,年底根据最终确定的补助人数清算一部分,分配下达较为繁琐,也易造成区县财力波动,同时,区县监管的责任意识不强。为此,改革后将稳定政策补助基数,除政策调标扩面外,一般不再清算,全部纳入提前下达范围,简化分配方式,提高分配效率,保障区县既得,增强责任意识。回到目录

 12、标准收支差测算体系是什么?
  标准收支差是参照财政部办法,分配市对区县均衡财力补助所采用的一套测算体系。主要是选取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考虑支出成本差异,结合各区县实际财政收支情况,根据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差额分配资金。其实质是:以可供分配的财力为限额,按照某区县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求的差额占比进行分配。用公式表示为:
  某区县转移支付=该区县标准收支差/∑纳入转移支付分配范围区县的标准收支差×转移支付总量
  标准收支差=标准收入-标准支出
  标准收入=标准税收收入+可统筹的非税收入+财力性补助
  标准税收收入=税基×所在区域平均有效税率
  平均有效税率=某税种的税收总额/该税种税基总额
  标准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支出
  如:教育标准支出=生均支出标准×学生总数×支出成本差异系数  回到目录

 13、成本差异系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困难程度如何衡量?
  支出成本差异系数,参照财政部测算方法,对提供相同公共服务的成本不同予以修正,如,山区修一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高于平原地区,我市主要采用供养系数、人均财力系数、城市居民收入系数、运输距离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系数等影响财政支出的客观因素确定各区县成本差异系数,对各区县的标准财政支出进行修正。困难程度系数,对提供相同公共服务的需付出的努力不同予以修正,如,贫困地区新增1亿元的财力,收入要增长10%,而发达地区只需增长1%。困难程度系数主要根据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标准财政收入比重计算确定,占比越高,困难程度越高。回到目录

 14、功能引导转移支付如何体现激励引导作用?
  此次转移支付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紧扣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建立了一套具有功能引导作用的转移支付测算体系。我们逐步将产业结构、税收贡献、产出效率等经济指标纳入测算,激励区县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创新发展。将限制(禁止)开发面积、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达标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指标纳入测算,激励区县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将人口转移、贫困发生率、城镇化率变动等社会发展指标纳入测算,激励区县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共享发展。将存量资金管控、政府性债务管控、供养人口管控等管理效率指标纳入测算,约束区县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回到目录

(责任编辑: 重庆会计网cqkjw.org )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重庆会计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