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会计网-重庆会计之家-重庆财政会计网站

重庆会计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资讯 >

重庆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18)

时间:2017-02-08 14:52来源: 重庆会计之家/重庆会计网 作者:admin
二、促进国内科技合作 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深化部市会商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和市级科技计划的互动合作,探索推动国家科技资源与我市科技资源梯次配置和合理布局的新机制。加强与港澳台、沿海发达省市和西部地


二、促进国内科技合作
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深化部市会商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和市级科技计划的互动合作,探索推动国家科技资源与我市科技资源梯次配置和合理布局的新机制。加强与港澳台、沿海发达省市和西部地区开展“近联远引”科技合作。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积极对接沿线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有关省市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引导高端研发平台和优质创新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渝川、渝陕、渝黔等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人才合作、资源互利、利益共享和市场互通。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国500强企业、十二大军工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共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共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力争在引进知名研发机构、高端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工程,鼓励龙头企业依据发展需要,联合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在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新型平板显示、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制造、新材料、页岩气开采及装备等领域,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并着重在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科技成果分享机制上积极探索。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理事会领导、依托大学、面向企业、联结院所、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并实行会员制、法人化的新型协同创新研究机构,从事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以技术许可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建立财政稳定扶持、竞争纵向课题和横向市场合作等经费来源机制,实现协同创新研究机构和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创新。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基层创新的机制建设,鼓励区县(自治县)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校(院)地合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强化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服务,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经营与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着力拓宽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渠道,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百名科学家、千名博士、万名研究生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的双向流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专栏21  科技特派员
坚持按需选派,精准对接,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瞄准贫困地区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创新扶贫理念,开展创业式扶贫。聚集市区各级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促进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和产业一线、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服务,实现“五个一”目标:转化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培育提升一批高效产业(企业),建立一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带领一方农民致富。
四、推动军民融合创新
开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军民创新资源,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实行从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推进军民基础共性技术一体化、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通用化。
加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参与民用紧缺技术研发,支持地方企业承接国防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军工企业、国防科研机构等共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产业化基地,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及产业化互动。

第十一章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以更开阔的眼界、更有力的手段,建立多要素多层面联动的生态系统,发扬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激情,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推进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作用,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强县、强园区,形成引领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增长极。支持两江新区、国家级和市级高新区等创新区域搭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实行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市、区县两级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探索对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并纳入其信用记录。探索建立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状况评估与分级认证制度。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救济和行业自律机制,探索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涉外纠纷快速应对机制,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在两江新区建立汽车摩托车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促进知识产权全面运用。实施知识产权“三个一工程”,滚动实施1000项专利运用及成果产业化,积极培育1000家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大力培养1000名专利经纪人。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加大政府采购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的支持,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运营、投融资、保险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交易、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强企、强校和强所。鼓励知识产权创造,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重点资助有效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合作条例(PCT)国际专利申请。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大数据和综合服务云平台建设,向社会提供各类低成本知识产权服务。推进版权兴业工程,建成一批版权兴业强势企业和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二、持续推进质量、标准和品牌战略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夯实质量基础,加快国家质检基地建设。

(责任编辑: 重庆会计网cqkjw.org )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重庆会计继续教育